快捷搜索:  as  xxx

(第七届进博会)捷克水晶七年“东游记”:以定制赢得“中国


 

  “浮光跃金”的视觉效果到底是什么样儿?在第七届进博会的捷克水晶展台区,人们可以生动直观地感知。

  在捷克水晶品牌欧若拉的展台,为水晶杯注入清水,迎着灯光缓缓转动杯身,就可“激活”水晶杯的光彩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虽然展台讲解员不少,但几天来接待了大批参访团和散客,讲解员们常常说得嗓子疼,需要不时含用润喉片。

  出现这种场景是欧若拉水晶亚洲区总经理徐学群不曾想到的。

  20多年前,徐学群大学毕业后被派遣到捷克工作,并由此结识了一批当地的水晶设计师和匠人,从设计图纸、手工制作到诞生作品,捷克水晶从原料变为成品的整套流程深深吸引了徐学群。犹豫再三之后,他辞去了工作,投入捷克水晶的销售中。  捷克水晶早以精美工艺享誉欧洲,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中国市场。作为第一批将捷克水晶引入中国市场的商人之一,徐学群曾承受过不小的压力。知名度低、市场小,是当年捷克水晶初入中国市场时最令人头疼的问题,一时之间难以顺利打开局面。为此,徐学群想过不少办法,除了尽可能参加国内的展览、在商场安置点位外,还曾策划过相关选美活动,希望借此推广捷克水晶,但效果十分有限。

  “当时,中国也不是捷克水晶的主要市场,他们主要还是盯着欧美。那个时候,我们也只是把现成的产品转售到中国,他们有什么,我们卖什么。”徐学群说。

  后来,中欧交流越来越多。随着中国和捷克之间航线增加,中国游客对捷克的了解逐步加深,捷克水晶在国内的知名度随之提高。即便如此,捷克水晶的受众面依然有限。

 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在国内看到、爱上、买下捷克水晶,徐学群继续寻找各种参展机会。机缘巧合下,他了解到进博会,于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报名首届进博会,拿下36平方米的展位。

  “第一年参展时,我们也没想到效果很好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到我们展台,各地的需求都不一样,我们安排了设计师团队在现场听取意见,再根据他们的要求设计产品。”首次参展就尝到甜头,徐学群发现进博会是一个结识优质客户的高规格平台。为了真正打开中国市场,他决定每年都来。

  连续7年参展,欧若拉水晶展台的面积不断增加,从最初的36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140平方米。“有些客户从第一届跟随我们到第七届。这种持续性和粘性极高的客户,是其他展会上没有遇见的。”徐学群说。

  不仅如此,进博会还为徐学群提供了“定制产品”这一新思路。为了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喜好,徐学群将一批书籍带往捷克的设计工坊,让捷克工匠在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基础上研发产品。

  本届进博会,徐学群即带来了“朱鹮系列”水晶的新品首发,“灵感来自于去年的一位客人,他对保护动物很感兴趣。这个点子很好,我们准备开发一个系列,把一些地区的代表性动物体现在水晶上”。

  在徐学群看来,在展会现场汲取设计“金点子”,再定制产品定向销售的模式非常成功,有助于减少库存、精准销售,“之前往中国发一集装箱产品,可能要半年才能消化完,现在只要一个月”。

  “事实证明欧若拉水晶在中国的销售模式是成功的,我们准备把这套模式复制到其他市场,比如中东和欧美。”徐学群对自己的商业蓝图踌躇满志。
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